臺灣新版高中歷史第二冊《中國史》(原稱《本國史》)課本對用詞作出修改,例如刪除了對孫中山先生的「國父」稱呼,把原題目《本國史》改稱《中國史》,而將過去慣用的「我國」、「本國」、「大陸」等用詞,全改為「中國」;此外,統編本時期冠在孫中山之前的「國父」一詞、以及提到孫中山先生時,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,也全從新版教科書中消失了;清末具革命意涵的「起義」,如武昌起義、廣州起義等,一律改為中性用語的「起事」,並加入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。在古代歷史方面,課本中將漢朝「征伐」或「征討」匈奴的字眼,改為「攻擊」匈奴,並將「秦始皇並滅六國,統一天下」中的「統一天下」刪除。
如此新聞,震動了整個華人界;然而,大家還記得二零零二年的「國父」定義問題嗎?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法務部部長陳定南提出了一個問題,他認為中華民國憲法和現行法令中,並沒有針對「國父」下過定義,因此,究竟誰是「國父」,必須好好推敲。雖然根據當時的民意調查,有超過七成的被訪者都認定「國父」就是孫中山,但自公元一九一一年,中華民國立國至今,孫中山本身沒有承認或自稱自己是國父,至於民間冠以他這樣的一個稱號,卻找不到有力的文獻證明,因此,「國父」是孫中山只是那七成多人的共識,並不能普推到全國認定,而且「國父」這個稱號,用在孫中山身上也實在不太客觀了。
為甚麼這樣說呢?相信大家都知道,當年中華民國立國時,滿清政府還在,成功將「中華民國」這個名詞普推至全「中國」的人,是袁世凱,而且是中華民國第一任、正式的總統;而在其後,軍閥割據,舉「國」陷於戰火當中,把之結束的,是蔣介石(以及東北軍閥之子張學良);到一九四九年,國共交戰敗北,蔣介石帶着中華民國之名一起東渡臺灣島至今瑟縮着;那麼,「國父」之名應冠在孫中山、袁世凱抑或蔣介石,甚至張學良身上?這裏我有所保留。
至於其他更動,如「起義」變「起事」,「征討」變「攻擊」,去掉了「統一天下」等;如當年武昌起義,可能當時社會真的民不聊生,推翻清廷統治,是二十萬分的好事;然而,政府還在,這麼舉兵,是動亂,是作反,可是我們卻不曾想過、讀過武昌之亂這個貶義詞,只是我們一直學的,是褒義的起義而已。「征討」也是,我們讀報只見美國出兵伊拉克、美軍對伊展開攻擊,卻未見美國向伊拉克展開大規模的征討行動;同樣,即使當時匈奴怎樣危害和平,我們都要把事情相向對待,我們不是世界警察,沒有甚麼懲不懲罰哪個國家,只是為了漢室利益着想,作出攻擊而已。「統一天下」,更加證實,七國加起來並不等於天下;天下之大,又豈止區區七國矣?本國改成中國,有甚麼問題?難道要寫成法國嗎?意思根本沒變!如今運用中肯的「起事」、「攻擊」,刪去「統一天下」,對於下一代對於學習、思考歷史可能會是一個好影響。
而改動得最尖銳問題,是加入了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,對此,我不敢妄加判斷,不過,宏觀歷史,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一年成立,一直沒有宣告被推翻或亡國,故此,中華民國依然有效,因為他對臺灣仍有強而有效的統治,所以,他一直是一個獨立的政府,並不隸屬於哪一個政權,雖然不太希望這樣,但這是事實,這是對保障中華民國、保持臺灣現況的有力理據。然而,陳總統一再提出「臺灣國」、臺灣獨立論,是否有造反之嫌,則不在此考究,時間會為一切交出最好的答案。
延伸閱讀:
台灣高中歷史課本中沒了"國父"
國父是誰?誰是國父?
“誰是國父”在台引起爭議
當孫中山不再是國父
星期二, 1月 30, 2007
沒了「國父」,還是沒了「民國」?
分類: 文章
訂閱:
張貼留言
本著作由Tempo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禁止改作 3.0 Hong Kong 授權條款釋出。
2 個留言:
其實「大統一」就是今次的中心思想
要破除中國人講求統的思想
台灣國才是有機會的
為實踐「統一」──指包括現在中(華人民共和)國管轄地區,其實中(華民)國也曾努力過,不過輸得很徹底;如今,陳水扁欲改國號為臺灣國,已經是超越了統一的議題,是他做土皇帝大業的理想,「統一」,只會妨礙進程。
所以,原則上我很認同你的說法。
決定留言